中国观鸟年报“中国鸟类名录”9.0版修改说明
1
新分布记录
1.1 接受小潜鸭 Lesser Scaup Aythya affinis作为新分布鸟种。该鸟种在台湾岛有迷鸟记录。
首次记录情况如下:
记录时间:2017年1月27日
记录地点:台湾屏东垦丁龙銮潭
记录人:洪廷维
首次记录情况如下:
记录时间:2021年1月17日
记录地点:云南景洪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
记录人:赵江波
首次记录情况如下:
记录时间:2020年10月10日
记录地点:云南大理南涧
记录人:张浩辉等
首次记录情况如下:
记录时间:2020年5月29日
记录地点:台湾台南七股
记录人:Yang Yi-hsien
在国内首记录无从考证,《中国鸟类志》曾引用《The Birds of China》(De Schauensee 1984)记载,认为其在国内分布于新疆西南部。张桂林等于1996年在《新疆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》(第13卷第1期)上发表的《西藏阿里地区鸟类的生态地理分布》一文中记述了其在日土和噶尔两县的分布。
首次记录情况如下:
记录时间:2020年12月5日
记录地点:云南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
记录人:郭康
1.7 接受信使圆尾鹱Herald Petrel Pterodroma heraldica作为新分布鸟种,该鸟种在香港有过一次记录。
首次记录情况如下:记录时间:2001年3月17日记录地点:香港米埔记录人:Michael Turnbull1.8 接受环嘴鸥Ring-billed Gull Larus delawarensis作为新分布鸟种,该鸟种在香港有过一次记录。
首次记录情况如下:记录时间:2021年3月20日记录地点:香港米埔记录人:Kevin Lok1.9 接受黑腹蛇鹈Oriental Darter Anhinga melanogaster作为新分布鸟种。该鸟种在云南瑞丽有记录。《South China Birds》(Caldwell and Caldwell, 1931)曾记载有一号蛇鹈属鸟类的雌性标本采集于Lungtien(福建龙田)的淡水湖泊中,但标本被虫蛀,猜测为黑腹蛇鹈。本名录曾将此种列在附录四。
2
分类变动而新增的鸟种
青藏楔尾伯劳 马存新摄于青海玉树
2.6 基于对形态和分子的研究,将橙腹叶鹎Chloropsis hardwickii分布于中国东南部和越南北部的melliana亚种和分布于海南的lazulina亚种一起提升为独立种Chloropsis lazulina(Moltesen et al. 2012),英文名为Greyish-crowned Leafbird,该种继续沿用原中文名橙腹叶鹎。而将分类变化后,国内分布于西南地区的Chloropsis hardwickii中文名改为黄冠橙腹叶鹎,英文名继续沿用Orange-bellied Leafbird。
3
分类变更而移除的物种
3.1 研究人员通过对中亚夜鹰Vaurie's Nightjar Caprimulgus centralasicus的正模标本,对其进行系统发育研究后,认为该物种应被视为欧夜鹰亚种的同物异名甚至是杂交个体。本名录接受该分类观点,将中亚夜鹰从名录中移除(Schweizer et al. 2020; Kirwan and Schweizer 2020)。
4
因属的变更修订学名的物种
4.1 蓝胸鹑由Excalfactoria属移入重新恢复的Synoicus 属(Seabrook-Davison et al. 2009; Kimball et al. 2021)。
5
目的变更
5.1 将黑顶蟆口鸱由夜鹰目移入到新分出的蟆口鸱目Podargiformes(Chen et al. 2019)。
6
科内顺序变更
6.1 雉科内顺序变更(Kimball et al. 2021)。
7
其他原因造成的学名变更/修订
7.1 分布于台湾的niveiceps长期被作为岛鸫Turdus poliocephalus的亚种对待,但研究人员基于其雌雄异色而提升为独立种,学名改为Turdus niveiceps,中文名改为白头鸫(Nylander et al. 2008; Fjeldså et al. 2020)。
7.2 Eaton等(2016)和 Moltesen等(2012)基于对形态和分子的研究,将狭布于爪哇的蓝翅叶鹎Chloropsis cochinchinensis的指名亚种与其他各亚种(包括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的kinneari)分成两个不同种,其中新分出而分布于国内的新种保留中文名蓝翅叶鹎,学名改为Chloropsis moluccensis。
8
英文名变动的鸟种
8.1 红顶绿鸠英文名由Whistling Green Pigeon改为Taiwan Green Pigeon。
9
中文名变动的鸟种
10
濒危等级和国家保护等级调整
10.6 绿皇鸠由LC上升为NT。
10.7 丹顶鹤由EN降为VU。
10.8 鹰雕由LC上升为NT。
10.9 西红脚隼由NT上升为VU。
10.10 瑙蒙短尾鹛由VU降为NT。
10.11 大草莺由VU降为NT。
10.12 草地鹨由NT降为LC。
10.13 依据2021年颁布的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对相应鸟种的保护等级进行了更新,并在备注中对两个名录不一致的鸟种进行了说明;同时增加附录五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(2021年版)。
11
附录变动
11.1 将斑姬地鸠从附录二中移除。
11.2 将黑腹蛇鹈从附录四中移除。
11.3 将短尾鹩鹛由附录四移至附录一。
附
补充说明
中国鸟类名录中一直接受灰斑鸠xanthocycla亚种在国内的分布,并认为其在华中、华南、西南都有分布。但是该亚种实际应仅分布于缅甸中部干旱平原,且该亚种已被IOC名录接受为独立种Burmese Collared Dove。本名录暂不接受该种在国内的分布。 黑腰滨鹬Calidris bairdii和姬滨鹬Calidris minutilla在《中国鸟类野外手册》中被作为可能在国内有分布的鸟种列入,但是自该书出版20余年来,迄今仍无正式记录,故从正式名录里移除,补充进附录四“《中国鸟类野外手册》列出但未在中国境内有确切野外分布证据的鸟类名录”。 《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》将黑冠薮鹛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本名录根据其在国内分布情况,暂依旧列在附录一中。 《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》将海南画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本名录暂依旧仍将其作为画眉的亚种处理。 IOC名录11.2版基于对形态和鸣声的研究,将棕腹蓝仙鹟Niltava vivida分布于台湾的指名亚种和分布于喜马拉雅东部至中国西南地区的oatesi 亚种分为两个独立种(Rasmussen and Anderton 2005, 2012; Boseman in HBW, HBW/Birdlife)。考虑到目前尚未有分子研究证据,且台湾地区名录也尚未接受该分类建议,本名录也暂不接受该分类变动。 IOC 名录11.2版基于Zhang et al., 2019对声音、形态、分子等研究,将华西柳莺重新并入黄腹柳莺。然而根据研究结果,两者的线粒体DNA遗传分化非常显著,基于羽色和鸣声的分析,剔除杂交个体后,也具有清晰的分化格局。然而Zhang的研究结果中将“潜在杂交区个体的表型不能很好区分”作为两者缺乏表型分化的证据,且文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分类建议,故本名录暂不接受该分类变动。 华西柳莺 韦铭摄于云南白马雪山 名录附录二中的白腹金丝燕已被分为7个种(Rheindt et al. 2017),但是南沙群岛可能有分布的具体为哪个种,尚待研判。
中国观鸟年报”中国鸟类名录”的编辑为董路、雷进宇、刘阳、危骞、余日东(编辑名称按照拼音顺序),所有编辑者对名录的发布具有同等贡献,联系方式:
董路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,tiantai_wing@126.com;雷进宇朱雀会(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),lei.jinyu@163.com;刘阳中山大学生态学院,yangliubnu@gmail.com;危骞《中国鸟类观察》编辑部,359270@qq.com;余日东香港观鸟会,yuyattung@gmail.com。中国鸟类名录9.0版下载地址:
PC端用浏览器打开http://www.birdreport.cn/home/files/download.html
手机端请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->点击页面下方“继续访问”->点击右上角...->选中“在浏览器打开”确定下载即可
赞助阅读方法请点击首页左下方索取杂志
收藏或浏览过刊,请回复“过刊”查询
微信群:请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“群”,邀请加入
邮箱:birdwatcher2001@163.com
读者QQ群:490119751
鸟类观察
(chinabirdwatch)
参与观鸟,保护自然
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